路克·科奈特(Luke Kornet)身高216公分,在充滿明星的NBA聯盟中,這位「隱形巨人」的貢獻往往被低估。儘管中鋒這個位置不乏家喻戶曉的球星,甚至有幾位更知名的球員和他一起在場上打球,但科奈特憑藉著他的身高優勢、穩定性和自我認知,在球隊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雖然他的身高不及溫班亞瑪(Victor Wembanyama)那麼驚人,但科奈特和聯盟中35位身高超過213公分的球員並肩而立。在這個「巨人俱樂部」中,他是五位選秀落選但仍能在NBA立足的球員之一,相較之下有22位是在首輪被選中的。
這樣的身高條件雖然罕見,卻備受各隊青睞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塞爾提克隊會同時擁有三位身材相仿的大個子。對於一支如此重視空間拉開的球隊來說,科奈特和奎塔(Neemias Queta)都專注於禁區內的得分,這一點特別值得注意。
有趣的是,儘管科奈特保持著NCAA賽史中213公分以上球員三分球命中數的紀錄,但自從加入塞爾蒂克後,他就逐漸告別了傳統外線射手的角色。
在他職業生涯的前三個賽季,64%的出手都來自三分線外。但在加入綠軍的近三年,這個數字驟降至3%。相對地,他的灌籃出手比例從7%大幅上升到38%。
當然,我們偶爾也想看到他投投三分球。但很明顯地,這種改變後的投籃選擇,讓他成功轉型為球隊輪替陣容中的重要一員。
同樣值得一提的是,科奈特對自己角色的清晰認知,讓這個轉變過程順利許多。他很清楚教練對他的期待,也很少逾越自己的職責範圍。雖然這可能限制了他在數據上的表現,但這種穩定性正是每位教練都渴望的。
科奈特在各個層面都有成長。根據「Cleaning The Glass」的統計,在過去三個賽季中,他在同位置球員中的得分效率始終維持在前92%以上的水準。
雖然科奈特不是最快的球員,彈跳力也不是最出色的,但他善用身高優勢,總是能在適當的時機出現在正確的位置。
在策應方面,他也有明顯進步。他的「助攻與使用率比」達到1.21,在中鋒位置中排名前5%。儘管他的球權使用率不高,但在傳球和觸球效率上都相當出色。
當今的NBA,像科奈特這樣踏實耕耘的球員,或許不會成為頭條人物,但他們的貢獻往往是球隊成功的關鍵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