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要來和大家聊聊如何在NBA選秀聯盟中,從自由球員市場挖掘寶藏。身為一位資深玩家,我發現很多朋友在選人時總是太過衝動或猶豫不決,今天就讓我來分享幾個實用的選秀策略。
首先,關注當前火燙的球員表現是最基本的。如果發現某位球員突然開始場均砍下20分,或是各項數據都有明顯提升,就要立即注意。以目前只有26%球隊選用的柯爾安東尼(Cole Anthony)為例,他在過去兩週內平均每場可以拿到33個fantasy分數,穩居前80名球員行列。另一個例子是選秀率37%的凱爾沃爾(Kel’El Ware),最近的表現已經到了不容錯過的等級。
觀察球員的上場時間也很重要。這雖然是個老生常談的觀點,但確實是產生fantasy分數的基本要素。當一位球員突然獲得先發層級的上場時間,他的數據自然會水漲船高。舉例來說,如果球隊的主力中鋒受傷,替補大個子(像丹尼爾加福德Daniel Gafford)每場可能就能獲得30分鐘的上場時間,這種機會不容錯過。
更進階的分析方式是觀察每分鐘fantasy分數(FPPM)。這個數據在DFS(每日選秀)中特別有用,因為計分方式和Yahoo積分聯盟類似。如果某位球員的FPPM接近1.0,代表只要有更多上場時間,就很可能產出更好的數據。例如塔里伊森(Tari Eason)這類替補球員,雖然常規只有15-20分鐘上場時間,但FPPM達到1.2,一旦獲得25-28分鐘機會,就可能拿到30-34個fantasy分數。
賽程安排也是重要考量。如果在選擇兩位實力相近的球員時,優先選擇下週有4場比賽的球員,而不是只有2場比賽的選手。這樣一來,即使偶爾失手,也能靠著更多比賽次數來彌補。
最後,要優先考慮全能型球員,而不是單純的得分手。像提姆哈達威(Tim Hardaway Jr.)這種球員雖然能拿20分,但如果其他數據都很低,反而不如能夠在得分、籃板、助攻、抄截等各項數據都有貢獻的球員。凱森華萊士(Cason Wallace)就是這種難得的全能型球員。